城市建设学院举办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经验分享会

发布时间:2025-11-21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助力师生吃透赛事规则、掌握备赛关键技巧,切实提升参赛竞争力,创新创业学院组织开展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校内宣讲活动。2025年11月20日,创新创业学院汤洪震老师和农业与生物工程学院(牡丹学院)孟国庆老师到我院开展经验分享。院长高涛主持会议,全体教师参会并围绕备赛重点展开深入交流。

孟国庆老师长期深耕创新创业教育,具备丰富的大赛指导经验。宣讲中,他结合教育部最新赛事文件要求,系统解读了大赛的核心规则,详细介绍了高教主赛道、“青年红色筑梦之旅”赛道、产业赛道等五大赛道的设置差异,以及校级初赛、省级复赛、总决赛的三级赛制流程。针对城市建设学院工科特色,他重点推荐了新工科类、人工智能+、新能源、新材料等适配参赛方向,引导教师结合专业优势挖掘项目亮点。

在备赛技巧分享环节,孟老师聚焦“实战性”核心:路演环节需把握“黄金30秒”法则,以痛点切入+数据背书的方式快速吸引评委注意力;商业计划书撰写要突出问题、方案、数据、团队、规划的结构化逻辑,避免大段文字堆砌;PPT设计需遵循“一页一核心”原则,主色调不超过3种,用可视化图表替代繁杂文字。他还结合往届获奖案例,拆解了答辩环节的“三段式”应答技巧,指导教师如何预判技术、财务类提问,将评委质疑转化为加分项。

互动交流环节氛围热烈,教师们结合教学实践踊跃提问。“工科类项目如何平衡技术深度与商业可行性?”“跨专业团队如何凝练创新点?”针对这些疑问,孟老师结合具体案例逐一解答。部分青年教师还就赛事时间节点、材料提交规范等细节请教,现场交流干货满满。

高涛在总结中强调,创新创业大赛是提升学生实践能力、展现学院育人成果的重要平台。他部署了学院后续备赛计划:一是组建由骨干教师、行业导师组成的指导团队,分赛道开展专项辅导;二是启动“每周一训”活动,通过模拟路演、计划书打磨等实操训练提升项目质量;三是建立校企资源对接机制,为参赛项目提供技术支持与实践场景。

此次宣讲会的举办,为学院师生备赛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方法。我院将以此次活动为契机,持续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以赛促学、以赛促创,全力冲刺中国国际大学生创新大赛,力争交出亮眼答卷。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城市建设学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