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建设学院开展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

发布时间:2023-07-10文章来源: 浏览次数:

为贯彻落实推动高质量保护湿地资源的战略部署和响应“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号召,近日,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一路“乡”阳“三新”探源小队开展大学生暑期以“聚焦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国家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以中国大地为课堂,以脱贫攻坚重大历史性成就、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定性成就等为现实教材”为主题的社会实践活动,“乡”即乡村振兴,“三新”即新发展阶段、新发展理念、新发展格局。辅导员刘兴飞、专业教师杨智园带领城市建设学院社会实践团队对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进行新时代下绿色发展与产业结构的关系探究。

黄河下游,四周平原地区时常面临泥沙淤积、河水泛滥等生态问题,湿地在治理黄河下游生态问题中至关重要。本次小队选址山东省菏泽市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地处黄河下游滩区,园区占地1268.2公顷,湿地面积高达96%,总水面面积约为301.91公顷,由现状河道水体、局部沟通水体、现状鱼塘荷塘等组成,汛期时节,黄河水通过湿地吸纳水分及涵养作用,削减洪峰,保护下游生态环境和居民生存安全。园区以“双环、两心、八景”的原则进行修缮建设,不乏宜人盛景,“荷叶罗裙一色裁,芙蓉向脸两边开”的“荷塘月色”,“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的“花田吾舍”......不胜枚举。曹县黄河故道国家湿地公园集旅游、养殖、生态保护于一体,打造综合生态旅游度假区,在生态保护和乡村振兴之间架通桥梁。

不忘初心,牢记“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园区按照分区保护原则,在生态保育区和恢复重建区采取严格生态保护措施。作为一个整体,各区块之间彼此联系、相互依存、协调一致。为了保证生态系统的自然演变,最大限度减小人工干预,保障了自然性、多样性、稳定性。在生态稳定的基础之上,利用自然资源发展种植业、养殖业、手工业等,带动经济发展,保障居民就业,实现共同富裕。

保护环境美河山,持续发展兴伟业。湿地被称为“地球之肾”,对于保护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生存环境具有重要意义,国家对于湿地保护十分重视。为了保护湿地资源,改善城乡环境,推动乡村振兴,曹县积极开展湿地保护工作,成效显著,为黄河治理铺路架桥,为当地经发展加油助力。

此次暑期社会实践活动,城市建设学院学子扎根田野,俯身聆听,用心感受。一步一个脚印,踏实做好调研工作,磨砺拼搏意志,体悟乡土人情,激励城建学子勇担大任,不负使命,勇立时代潮头,以绵薄之力同创祖国富强。

关闭 打印责任编辑:刘兴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