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城市建设学院,有这样一支“硬核团队”——他们来自同一间实验室,以科研为舟、以协作为桨,在青春的航道上并肩前行。近日,这支团队以耀眼成绩为大学生活画上圆满句点:7名同学成功考取研究生,1名同学顺利通过公务员考试!从实验室的日夜钻研到升学就业的崭新征程,从实验室的日夜坚守到升学就业的崭新征程,他们的故事里,写满了奋斗的韧劲、成长的力量与同窗情谊的温暖光芒。
升学赛道:
7名同学凭借扎实的专业功底和出色的综合素质,成功考入山东科技大学、山东建筑大学、江苏科技大学、青岛理工大学等高校。谈及复试经历,薛汝豪同学深有感触:“导师们非常看重科研思维和团队协作经验,而这些正是实验室经历赋予我们的‘软实力’。”

张晓龙:上岸院校:江苏科技大学

路启涛:上岸院校:青岛理工大学

荆浩东:上岸院校:天津城建大学

勾建庆:上岸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薛汝豪:上岸院校:山东科技大学

刘畅:上岸院校:山东建筑大学

刘珂鑫:上岸院校:桂林理工大学
考公征程:
选择就业的李安琪同学,以优异成绩通过公务员考试,即将奔赴工作岗位。“科研中养成的逻辑分析能力和细致耐心,让我在笔试和面试中更加从容自信。”他坦言,实验室的历练是备考路上的“隐形助推器”。

李安琪:上岸单位:曲阜市住房和城乡建设局
“他们的成功绝非偶然。”实验室指导老师周莹感慨道,“两年间,这群孩子把实验室当成‘练兵场’,从被动学习到主动探索,从单打独斗到群策群力,这种成长才是他们最宝贵的‘上岸筹码’。”
学院党委副书记佀君淑表示:“学院始终倡导‘科研育人’理念,鼓励学生在实践中锤炼本领。这支团队正是‘厚积薄发’的最佳范本,也为学弟学妹们树立了榜样。”
青春回声:致我们的滚烫时光
“实验室的灯光记得我们每一次全力以赴的模样。”
“感谢并肩作战的伙伴,那些互相打气的声音是我坚持到底的动力。”
“各自奔赴山海,但我们永远是一个‘团队’!”
文末互动:
奋斗路上,你是否也有一群志同道合的伙伴?欢迎在评论区@你的“成长队友”,或为毕业学子送上祝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