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6日至28日,“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2025年学术年会”在河北石家庄学院成功举办。本次年会以“创新驱动·区域协同·绿色转型:华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由中国地理学会主办,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代表处等多家单位联合承办,汇聚了来自全国13个省份80多所高校、科研院所、中学及相关单位的900余名专家学者、教师和研究生。我院院长高涛带队赴河北参会。
菏泽学院城市建设学院代表成员合影
9月27日上午,年会开幕式在石家庄学院南校区尚文礼堂举行,由石家庄学院副校长冯宝强主持。中国地理学会副理事长兼华北地区代表处主任贺灿飞教授致开幕辞,他高度评价了华北地区学术年会的重要作用,并呼吁大家以地理学智慧助力美丽中国建设。随后,石家庄学院校长王永芹教授致辞,对嘉宾表示欢迎,并介绍了学校及地理科学与环境学院的发展情况。菏泽学院参会团队全程参与开幕式,认真领会年会精神,认为此次年会为地理学科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也为学校地理相关专业发展指明了方向。
开幕式后,大会主旨报告环节举行,由天津市地理学会理事长孟广文教授与天津城建大学校长王中良教授先后主持。5位国内地理学界顶尖专家带来了精彩的报告:国际欧亚科学院院士宫辉力教授阐述了遥感大数据与深度学习技术在环境监测中的应用;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科学学院院长贺灿飞教授从经济地理学视角分析了中国区域经济韧性;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所长孙福宝研究员介绍了全球洪涝灾害风险模拟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地理科学学部部长李小雁教授分享了高原湖泊流域系统碳水过程与收支研究;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农业资源研究中心主任沈彦俊研究员剖析了华北平原深层包气带氮素累积及其对地下水的影响。
贺灿飞教授致辞
宫辉力教授作特邀报告
孙福宝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李小雁教授作特邀报告
沈彦俊研究员作特邀报告
27日下午,8个分会场同步开展专题报告。菏泽学院参会团队在“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与可持续利用”分会场积极参与交流。在分会场报告中,高涛与来自天津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院等单位的专家学者深入探讨了华北地区水资源安全的热点问题。他表示,菏泽学院始终坚持“立足地方、服务区域”的办学定位,在黄河流域生态保护、鲁西南地区水资源管理等领域开展了一系列研究,未来希望与华北地区各高校、科研院所加强合作,共同推动地理学科的创新发展与成果转化。研究生代表杨钰杰以“Increasing exposure to extreme tropical cyclone precipitation in China”为题,分享了关于中国极端热带气旋降水暴露度增长的研究。该研究基于长期气象数据,运用空间分析与统计模型,系统分析了我国极端热带气旋降水的时空分布特征及变化趋势,为应对气候变化背景下的极端天气风险、保障水资源安全提供了数据支撑。报告结束后,与会专家对研究的创新性与实用性给予高度评价,认为该研究视角新颖,数据详实,对华北地区应对极端降水事件具有重要参考意义,并就研究方法的优化、研究结论的延伸应用等方面提出了宝贵建议。
高涛教授作报告
研究生代表杨钰杰作报告
此次年会不仅成功搭建了华北地区地理学界的高水平学术交流平台,而且为区域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与力量。我院将以此次参会为契机,持续加强地理学科建设,深化科研创新,培养更多适应区域发展需求的高素质地理人才,为华北地区高质量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贡献菏泽学院的智慧与力量。
中国地理学会(华北地区)2025年学术年会合影